《峰爆》:中国救援与中国速度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相比众多中外灾难片,国庆期间仍在热映的《峰爆》是一篇“命题作文”:全球地质变动带来猝不及防的自然灾害,令修建10年的隧道和县城同陷险境,16万人危在旦夕。迫在眉睫的巨大灾难发出21世纪的“中国之问”:保路还是保人?如何能够既保路又保人?《峰爆》以地上与地下的双线叙事试图给出中国式答案。

地质灾害来袭,先是苦修10年的高铁隧道遭遇冲击,要解决崩塌、泥石流、透水等地质灾害,保证隧桥3月份如期通车。技术部门通过建模测算:定向爆破云荡山的部分山体,隧道、县城都不会受影响。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随着地质灾情的进一步恶化,技术部门发现更加严重的问题:地下水快速流失,如果炸掉云荡山,将会有5000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在2个小时内覆盖云阳县城,16万人只得紧急撤离。可是,16万人在2小时内完成撤离,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唯有炸掉高铁隧道,才是最终唯一而又可靠的选择。决策者何其纠结!

地质灾害来袭,县城发生塌陷。父亲洪赟兵挺身而出帮助落难乘客,遇到小余震后带领乘客在山洞中爬行求生。儿子洪翼舟则第一时间驾车去云荡山勘测山体变化数据,在经历小地震的滑坡受伤之后,用无人机探测数据,并发现牛冠山之中的深层洞穴,埋下请缨爆破的伏笔。从女友处得知父亲与一众乘客被困地下洞穴,小洪又一路飞车奔赴河贡洞出口,绳降至洞穴与父亲会合。

溶洞中遇到的险情抉择,成为这对父子迥异性格与工作风格的体现。先是在险情判断与逃生方向上发生争执,固执的老洪沿用老铁道兵的经验,用羽毛测试风向,小洪则手握仪器凭借数据分析进行预测。涉水穿过地下河出口时父子再次产生冲突:小洪犹豫而又害怕,“不敢下水”!“下水就看见妈”!这是父子两人多年来无法化解的“心魔”:小洪觉得父亲一直看不上他,是因为父亲责怪他当初“害死”了母亲,而老洪则解释说,之所以不愿意夸奖儿子,反而总是苛求、批评小洪,只是为了督促他不断进步。等待中,小洪突然发现老洪只身入水探路,不得已跳入水中,奋力潜游并救活体力不支的父亲,成功跃出河贡洞的水面。折磨父子多年的“心魔”在“救人”与“自救”的努力中烟消云散。

双线各有千秋。地上线执行国家意志,有两个目标任务:先是保隧道保工期,后来变成了保县城保人命,体制内的决策者徘徊于炸山保高铁和炸隧道救人之间。如果说,地上线是宏观的地质灾难线,展示了灾难来临时沙石翻滚、人命如蚁以及“基建狂魔”的大场景,那么地下线则是灾难来临后人物的应急反应线,更是展示人物情感和思想变化的心理线。

双线叙事暗藏风险,《峰爆》小心翼翼地进行了策略化处理。工地遭遇透水后,小洪独自攀岩更换设备电池;车站上老洪则突遇地陷,在楼房倒塌、地表陷落、火车脱轨等可怕场景中救人,这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当父子俩和一众乘客在地下洞穴中苦寻出路之时,女友找到了小洪翻倒在河水中的汽车。这一角色的“穿针引线”使得地上抢险与地下救援保持了有效的衔接,确保观众对AB故事线的共在感知。在小洪被困地下河时,又是女友发现了山上设备传回的数据,直接帮助指挥中心确定了抢险方案。

地上与地下的双线合一则发生在洪氏父子走出地下溶洞之后。在飞机上得知指挥部决定炸隧道的消息之后,小洪想出第三个施救方案:炸掉牛冠山,建立隧道与县城之间的缓冲地。两条故事线由此交叉与合流,拯救县城成为各路人马唯一的行为动机。这样,洪氏父子、指挥中心的决策者以及筑路工人等的所有行动都指向了影片的第二个高潮:爆破牛冠山,挽救县城、挽救民众。决策领导、施工工人以及洪家父子,每个角色都展现了现有价值体系下的逆行选择,并在这种角色模式的安排下实现了中国救援与中国英雄的叙事指向。

《峰爆》双线的故事设计将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与以灾难事件为中心的叙事集合起来,在尊重电影类型常规的基础上实现了灾难片的“中国式”突破,塑造了洪氏父子原形与多维的人物形象。随着双线的交叉与合流,各种灾难奇观蜂拥而至,促使人们跨越固化的日常生活,感受灾难奇观所带来的审美震撼。山崩、地裂、泥石流,人群混乱狼藉,明火四处流窜;飞车奔驰,吊索行走,徒手攀岩以及测绘仪器与抢险设备、救援飞机与卫星云图、工程指挥中心与国家救援中心连同各种高科技与黑科技,共同确证了中国式“基建狂魔”的科技化、集团化与现代化。

双线的情节设计仍然有待商榷:作为国家意志的地上线与作为人物心灵史的地下线存在难以弥合的缝隙。地下线主要想“以情感人”,感受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纠结,尝试和观众站在平等的地位进行意义协商,建立影片和观众之间的“情感认同”,由此塑造的洪氏英雄可亲而又可敬。反之,地上线则想“以理服人”,目的是书写国家情怀,输出中国价值,其叙事、造型与象征都要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观众难以产生代入感,难以与角色产生共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峰爆》的双线模式仅仅在现有灾难类型片中作出了有限突围,真正“叫座又叫好”的中国式灾难大片尚待时日。

(张健 作者为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传播与认同”社科团队负责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