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武汉

美国政客叫嚣“中国病毒”,林书豪怒怼后捐款百万
网海拾贝
美国政客叫嚣“中国病毒”,林书豪怒怼后捐款百万

原标题:美国政客叫嚣“中国病毒”,林书豪怒怼后捐款百万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近日,美国部分高官、媒体与议员使用“中国病毒”称呼新冠肺炎引发广泛批评。3月11日,著名篮球运动员林书豪也转发相关博文,怒斥其恶意行径。 12日,林书豪还宣布自己的基金会已向武汉捐款100万元人民币,其个人也将捐出15万美元(约104万人民币)。 此前他不仅发动众人采购应急物资支援武汉医疗工作者,还以故友、演员高以翔的名义捐款50万元。 林书豪 图自视觉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正式命名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美国疾控中心的正式通告中也遵循了这一用法。 但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卡森、共和党众议院领袖麦卡锡等人,却仍然使用“中国肺炎”或“武汉肺炎”这类带有地域和种族歧视的词语。 3月1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共和党议员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转发了美国疾控中心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网页链接,却将“新冠病毒”说成是“中国冠状病毒”。 “你需要知道的所有关于中国冠状病毒的事情,都可以在一个日常更新的网站上看到。” 这番种族歧视性的表述,立刻遭到了大量网民的抨击。 林书豪也在3月11日发推怒怼麦卡锡,“这是种族主义言论,你对这个词用法的辩护是无知的。全世界都有抗击病毒的英雄,请不要在宣传他们的同时传播种族歧视的恶疾。” 图自林书豪海外社交媒体 下同 12日,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长文,谴责种族歧视的行为,并宣布自己在中国的篮球基金会已向武汉捐款100万元人民币,其个人也将捐出15万美元。 林书豪写道:“在过去几周,我一直在关注冠状病毒和社会的阴暗面。无数带着种族歧视、排外心理的新闻标题层出不穷,对亚洲人的攻击,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让人心寒。但我仍然从中看见了希望,中国、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这些国家的医务工作者让我肃然起敬,我也看到了仍有一些人不在乎种族和背景,愿意彼此帮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武汉方舱医院的35天:抢建16家收治1.2万人,十天全部休舱
网海拾贝
武汉方舱医院的35天:抢建16家收治1.2万人,十天全部休舱

原标题:武汉方舱医院的35天:抢建16家收治1.2万人,十天全部休舱 3月10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批49名患者痊愈离开武汉市洪山体育馆的武昌方舱医院,这家运行35天的医院暂时结束了它在特殊时期的使命,宣布休舱。同日,江夏方舱医院也正式休舱。至此,武汉全部方舱医院均在各界祝福中“关门大吉”。 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曾介绍,武汉已建成16家方舱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万多张,累计收治轻症患者1.2万余人。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每4人就有1人在方舱医院接受治疗。 方舱医院从疫情致“一床难求”之时被提出,为“应收尽收”发挥最大效能,投入使用后逐渐实现“床等人”,再到扭转局面全部休舱,走过35个日夜,改写了无数家庭的命运。 休舱 3月1日下午,硚口武体方舱医院成为武汉首座休舱的方舱医院。最后一批34名患者痊愈出院,被转运至隔离点进行14天的隔离,另外76名患者进行转诊处理。 3月6日,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成为第二家宣布休舱的方舱医院。之后几天,剩余的方舱医院陆续宣布休舱。其中包括床位数最多、累计收治患者人数最多、累计出院患者最多的江汉方舱医院,该院在34天运行时间内,累计收治轻症患者1848人。 3月10日,随着江夏方舱医院和武昌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一名医务人员与一名即将出舱的新冠肺炎治愈患者一起比心。 “休舱并非闭舱,可能还会有新的任务,因此我们队员们都在原地待命,随时准备着承担新的使命。”此前,第一批开放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休舱时,广东援助湖北第十一批医疗队领队、清远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向镜芬曾如此解释。 3月7日下午,向镜芬所在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实现患者“清零”,全面消毒后于次日中午休舱。休舱后,阳江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全体医护人员向广东援助湖北医疗队前方指挥部提交申请书,“继续请战防疫一线工作。”东莞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也表示,“疫情不退,绝不轻言归期”。 3月8日下午,江汉区第二家方舱医院——武汉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宣布休舱。江西医疗队原地休整,105名医护人员再次提交请战书。“我们一定会继续战斗,直至全面胜利的那一天。”江西省第七批(南昌市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南昌市第一医院副院长牛凡说。 建设 一个月前,方舱医院边设计边施工、医护与设备从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浩大场面,犹在眼前。 2月初,在武汉市各级医疗机构因疫情“一床难求”时,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进一步扩大床位供给,征用一批酒店、场馆、培训中心等用于集中收治疑似病例、轻症患者或观察密切接触者。调集一批应急方舱医院,再增加2000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提出,轻症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救治,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有生命危险。而方舱医院用最小的社会资源,最简单的场所的改动,能够最快地达到提高收治容量的作用。 几乎所有“方舱医院”都是依托城市原本的公共设施,连夜赶工建成,建设时长以小时计。 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主任王健曾回忆,“2月3号晚上决定建方舱,2月4号开始建设,下命令全国22支紧急医学救援队往武汉汇集,医院在路上跑,这边的病房在路上改,非常急。153台从全国各地赶赴武汉的车跑了一天一夜,最远的是在接近4千公里之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赶到后,在2月5日的晚上就开始收治病人。” 南都此前报道,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自2月4日晚开建,在现场的武汉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2月5日零时启用,“只能提前不能拖后”。 南都记者从承建该方舱医院电路安装及部分医用集资箱的中建三局获悉,自2月4日晚接到建设任务,建设人员通宵施工作业,从人员集结到位到完成,用时不到10小时。 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设计团队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改建是“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整个空间的分隔、上水下水、水电、通风、暖等方面都要改造。 “现在回头看,建设方舱医院是一项非常关键、意义重大的举措。我们在短期内迅速扩充了医疗资源,用其他方式是很难短时间解决这么多床位的。”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说,“如果这些患者长期不能住院,轻症可能发展为重症,还会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社区传播。试想如果这几些病人没有在两三天内收治的话,疫情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扩散,我们就将面临着更艰巨的防控任务。” 驰援 2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武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马晓伟介绍,第一批有4000张床位的3家方舱医院仅用29个小时就建设完成。中央指导组调动22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及车载方舱、三支国家移动核酸检测实验车星夜赶往武汉,76支医疗队8000多名医务人员在几天内陆续进入方舱医院,边建设、边接收、边治疗,迅速开展工作。 来自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秦思就是其中之一。临去江汉方舱医院前,她剪去10公分的头发,以减少暴露风险。2月7日,秦思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她在正式接诊前已考察过场地,“之前在网络上看到已经觉得很壮观,亲眼看到觉得蛮震撼,现场感觉还有点温馨。” 此前,2月4日8时30分,广东省疾控中心移动P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在做减震抗震包装处理、打包装箱后在雨中驰向武汉,经过连续16小时的长途奔袭,跨越广东、湖南、湖北三省,队伍于2月5日0时40分抵达武汉市,向指挥部报到。根据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统筹安排,移动P3实验室设在江汉方舱医院,协助开展疑似病例核酸检测及确诊病例符合临床出院前的核酸检测复查工作。 2月9日,佛山第二批驰援湖北医疗队15名医护人员集结奔赴武汉,在东西湖区的共有1500张床位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据队长邓晓龙介绍,“当时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是比较多的,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一个顶峰的状态。”邓晓龙负责的是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C舱,每个值班有四名医生,他们面对的是近四百个在床病人。 许多方舱医院有多支医疗队进驻。 其中,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拥有12支援汉医疗队,包括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5支,省级医疗队1支,省级护理队5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P3实验室1个,武汉地区医疗队6个,可开展移动式CT检查和病毒核酸检测;江汉方舱医院则由6家医疗机构和21支医疗队共同合作。 治疗 方舱医院原则上收治已确诊、且未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的轻症患者。 根据治疗过程中的病情演进情况,出现病情加重达重型、危重型标准时,将送往定点医院接受救治;治愈的可就地检测,符合出院标准即可出院。 广东顺德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副主任医师邓晓龙在方舱医院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从轻症中迅速地把可能变重的病人筛选出来。“在轻症和重症之间,相对比较容易控制病情,发展到危重症,治疗难度就变大。” 邓晓龙与值班的医护人员,不停观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无论是血压、心率、还是指脉氧,看看他们是否处于缺氧的状态。”其中,呼吸频数每分钟大于30次,指脉氧下降到93%以下的,将成为邓晓龙重点关注的人群。 长时间与家人分离,让不少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安抚与劝说患者接受治疗也是医务人员的必备技能。秦思向南都记者回忆,病区里有一位大伯,发着烧却不肯吃药也不肯吸氧,跟护士发脾气。“其实在临床上,这是挺常见的一件事,难以理解的时候就想想自己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都会像一个小孩子。” 她变着花样劝说,大概10分钟后,大伯终于指着杯子说:“那你去帮我倒水……”秦思立刻夸奖了他。 在武昌方舱医院,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医护团队也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副教授李卫晖告诉南都记者,她的团队共编写了两版心理疏导手册。第一版名叫《走进方舱》,帮助病友面对初入方舱的各种心理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舱”,第二版手册命名为《走出方舱》。 温暖 方舱医院中的医患互动,是疫情期间的一抹亮色。 方舱医院既是医院,也是轻症患者的临时社区,这里的广场舞曾刷屏网络。 2月11日傍晚,南都记者联系上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接受治疗的何女士。她刚吃过晚餐,跟十几位患者一起跳了一段《最后的倾诉》,时长几分钟。何女士说,这支“小分队”是她们病房自行组织的,“昨日只有四五人,今天有不少患者加入。”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支援湖北的护士谢昭端,曾在紧邻金银潭医院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值守。为了当好“领舞”,谢昭端利用休息时间看视频练习:“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放松方式,给患者传递战胜疾病的信心。”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副院长李志强介绍,为了更好地给患者治疗与关爱,医院成立了心理学专家组,为患者做一些心理援助方面的工作,组织了读书报告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疏解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也变相增强了他们的抵抗力”。 2月22日,西宁市中医院派往武汉支援的第二批护理医疗队队员何增旭因为一名患者有些激动。 这天6时许,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A区,何增旭和她的同事星海庆为患者测体温、量血压、发口罩……厚重的防护服下,她们汗如雨下。何增旭为一名老年患者测量血压时,患者突然拿出一张便利贴,贴在了她的胸前。她下意识看了一眼,那是一张橘黄色的便利贴,上面写了几行字,看不清是什么。 快下班时,她取下便利贴,上面写着:辛苦了!也许你从没想过自己伟大,但你已成为我们的英雄。“我的双眼顿时被泪水模糊,手中紧紧握着那张便利贴,所有的辛苦和压力都在一瞬间化为乌有。”何增旭说。 何增旭后来了解到,那名叫李义生的患者今年63岁,当时已经住院16天,2月22日是他病愈出院的日子。老人知何增旭和同去的西宁市中医院护士星海庆都是“90”后,比他的女儿还小后,他给两人都写了便利贴,并留了联系电话。 老人希望,疫情过后,能有机会去青海看望这两个“孩子”。 统筹:南都记者 刘苗 采写:南都记者 林子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守望相助,坚忍不拔——致敬武汉战“疫”中千千万万个平凡英雄
网海拾贝
守望相助,坚忍不拔——致敬武汉战“疫”中千千万万个平凡英雄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个平凡的英雄挺身而出—— 平日里,他们是你我的朋友、邻居、同学; 他们是一个个网格员、快递员、环卫工、志愿者……他们是每天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普通人。 疫情来袭,他们是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 “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特别是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展现了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千千万万个平凡的人,在非常时期挺身而出,用不平凡的付出传递希望,汇集起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点亮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坚守,他们彰显一份担当 24日,立在武汉街头,身上挂满药袋的丰枫感动了无数人。 在武汉市江岸区黄石路汉口大药房,丰枫把为居民购买的药挂在身上(2月24日摄)。新华社发(武汉后湖街道供图) 他是武汉江岸区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区网格员,为购买居民所需的药物,和同事从早上5点多就守在药房门口,12个小时后终于拿齐了近100份药。 丰枫身上的药袋子,是病人的希望,也是一个普通网格员的一份担当。 此时此刻,湖北有17万名网格员正为隔离在家的居民买菜送药,跑前忙后。 街道上的行人、车辆少了,但有一群人的身影却时时出现。 “只要我们还在跑,武汉就不会停下来。”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们,成了城市运行的“摆渡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国务院新闻办记者见面会,邀请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普通工作者讲述他们团结奋战的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是外卖骑手吴辉在记者会上(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疫情暴发后,吴辉也感到害怕,他打算不再外出送外卖,从大年三十开始休息。“可是看到前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吃泡面,我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他问自己。 吴辉决定春节继续送外卖。大年初一第一单,就送到了中南医院呼吸内科。“从那天起,我接到了形形色色的订单,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被各种各样的温暖感动。”吴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到微博,网友粉丝纷纷为他点赞。 在略显空旷的武汉街头,还有一群人穿着亮黄色的马甲值守巡逻。 “今年元月23日凌晨,接到赶赴武汉天河机场执行交通管制的任务,那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武汉保卫战已经打响了。”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局长张晓红说。 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来自武汉市东西湖区公安分局的民警张锦星(右)与同事刘晨在进方舱前向同事敬礼(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过去一个月里,武汉市两万多名民警承担了社区封控、治安巡控、医院守控等任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没有人叫苦叫累,一句“抗击疫情,用我必胜!”的口号,显现他们的决心与担当。 在“主战场”医院,除了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还有一群人在干着又脏又累又危险的活儿。 眼下,在武汉的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以及众多集中隔离点,2200余名环卫工人正在清扫保洁、消毒杀菌、转运垃圾等。 武汉国博方舱医院,陈万和穿戴好防护装备,背上盛装25公斤药水的喷雾器,对方舱医院49个果皮箱进行消杀;妻子狄会兰也“全副武装”,用蘸过消毒液的抹布,擦拭走道桌面、微波炉和饮水机。 6个小时后,汗水浸透了衣背,陈万和、狄会兰脱下“战衣”走出方舱。“方舱室温23℃,我们穿着防护衣和隔离衣密不透气,人人都汗流浃背!”47岁的狄会兰说。 陈万和、狄会兰夫妇原为汉阳环卫集团一公司环卫工,平时清扫大马路。2月9日晚,得知单位组建环卫突击队进方舱医院,夫妻俩双双请战。 无数个人的坚守,无数个人的担当,夯实了打赢武汉保卫战的必胜基石。 奉献,他们付出一份力量 “我叫华雨辰,我是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我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90后。”华雨辰这样介绍自己。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国务院新闻办记者见面会,邀请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普通工作者讲述他们团结奋战的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是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华雨辰在记者会上(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可是,眼下的华雨辰不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她还是司机、测温员、搬运工、方舱播音员——她是一名志愿者。 “我不是医生,没有办法上前线救助病人。我特别想站出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就报名成为志愿者。”华雨辰现在每天要工作8个小时。 “我在方舱医院播音第一天,有位51岁的阿姨过生日,我们放了生日歌,虽然看不到她的表情,但从她身体动作上看,我觉得她挺惊喜的。”华雨辰说。 还有一位姑娘,一个24岁的川妹子,医生、护士们叫她“雨衣妹妹”。 “雨衣妹妹”刘女士在位于武汉光谷青年城的餐饮门店厨房里分装盒饭(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雨衣妹妹”从事餐饮行业,看到许多医护人员吃不上热饭,2月3日,她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十几个小时驾车从成都赶到武汉。第二天就开工做饭,免费为武汉的医护人员送餐。 “雨衣妹妹”每天送400至600份盒饭。刚开始送餐时,没有防护服,她就穿着雨衣,开着自己的车跑各家医院。 “要坚持到疫情结束,直到不需要为止。”“雨衣妹妹”说,“等疫情结束,要好好到东湖边走一走,看看武汉春暖花开。” 此时此刻,在城市急需之处、细微之处,一个又一个“华雨辰”“雨衣妹妹”,改变了平日里的身份,戴上口罩,挺身而出。虽然没有三头六臂,但她(他)极尽所能。 “咱们虽然没钱,但可以出一份劳力啊!” 带了些干粮,卷了床棉被,戴着口罩,翻越秦岭,甘肃农民王东林驱车千余公里赶到武汉。刚开始,他想参与雷神山医院的工程建设,但都是专业施工队,“挤”不进去。他转身来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当起装卸工。 “全国各地送来了很多爱心物资,我们必须及时送到医护人员的手里。”淳朴的王东林没有豪言壮语。他说,看到医护人员工作生活条件有改善,他就高兴,“我想坚持到夺取疫情胜利的那一天”。 疫情当前,平凡如你我,能做点什么?这个问题,在志愿者们站出来的时候,就有了答案。 “中学保卫科长孟成波主动要求到卡点值班;个体诊所的医生覃东升承担了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的工作;待业青年覃柯源在社区办公室负责接电话,做记录,做台账……每天不停地电话打来,都说要做志愿者。”湖北松滋市新江口街道歇金台社区民警毛家宝翻着本子上的记录说。 “从开始的6个人,到现在的600人,大家虽然不认识,但是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美德志愿者’。”美德志愿者联盟发起人汤红秋,原本是一名翻译,从武汉“封城”起,她就筹划着如何为疫情中的医护人员、患者服务。 在汤红秋的朋友圈里,每天深夜都能看到她们一天的“战绩”:羽绒服、口罩、消毒水、卫生巾、蔬菜、盒饭等,各种捐赠物资从接收到运输、分发,井然有序。一些不大棘手的问题,从信息发出到解决,有时只需要几分钟。 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全市在社区服务的志愿者已有5万人。一个个平凡人的逆行,一个个普通人的携手,搭起了一道道阻击疫情的防线。 还有一群群人,来自天南海北,只是互相认识微信头像,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大家活跃在手机屏前,忙碌在物资采购、分发路上。线上线下结合,到底有多少志愿者正在参与战“疫”,至今无法统计…… 无数个人的奉献,无数个人的付出,凝聚了打赢武汉保卫战的澎湃力量。 坚忍,他们传递一份希望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一个个平凡的英雄坚忍不拔,为我们传递着必胜信心。 得知下辖的洪珞社区工作人员中有1人确诊、3人发热、3人需要隔离,武汉市珞南街党政办干部黄恒主动请缨来到社区。9000多人的社区,工作繁多,黄恒累得腰椎间盘突出旧疾复发。…

央企战疫纪实②丨有人千里支援,有人就地上岗
网海拾贝
央企战疫纪实②丨有人千里支援,有人就地上岗

刘青山 闫永 2020年2月8日,元宵节。 武汉人民正经历着刻骨铭心的记忆,驰援武汉的队伍心急如焚。此刻,这座九省通衢的名城,重心发生了转移。 武汉,是我国科教重镇,医疗资源丰富、水平先进。 但是,疫情的爆发式扩散,让疫情高发区的武汉不堪重负、岌岌可危。 孝感、随州、黄冈、鄂州,包括湖北之外的一些城市,比如河南信阳、南阳,也出现了大批感染者。这些原本就医疗资源基础薄弱的城市,无疑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医生告急!口罩告急!防护服告急!消毒液告急! 求助信息一日三传,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关键时刻看央企! 面对新冠病毒这个共同的敌人,中央企业各级党组织紧紧依靠广大干部职工,发挥自身优势,团结一切力量,与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全国人民并肩作战,打响了一场新时代的人民战争。 在蔡甸区火神山工地,在江夏区雷神山工地;在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潭医院等定点收治医院;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等方舱医院……万千医护人员昼夜奔忙,数不清的央企建设者废寝忘食。 他们忘了,这天本该是火树银花、鱼龙欢舞,本该是欢笑声声、红灯串串。 他们眼中,只有呼吸困难的病患,依旧肆虐的病魔。他们,要与时间赛跑,跟死神抢道! 成千上万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大军中,广大央企干部员工冲锋在前,在方方面面发挥砥柱中流的作用,如同“SARS”肆虐之时,如同汶川地震之后。每逢国家有难,中央企业总是冲锋在前。 央企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湖北 通用技术集团、华润集团、国药集团等13家中央企业所属医院积极响应号召,先后抽调了500余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驰援湖北。17家央企所属医院医护人员数万人就地投身战斗,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1月27日,是航空工业通用医疗三〇二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吴泽坤的生日。这一天,他告别家人,踏上前往湖北抗疫的征程。 “爸爸要出去救人了,我们在家等他回来。”高洁告诉六岁大的儿子。作为吴泽坤的爱人,同时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她理解并支持丈夫的选择。 1993年出生的中核集团核工业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周晓晨,原本计划于2月15日举办婚礼。疫情出现,他主动请战,并跟妻子协商延迟婚礼。“她特别理解,让我平平安安回来再举办婚礼。” 有人千里支援,有人就地上岗。 中央企业在湖北的17家医疗机构,全部被纳入当地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和疑似病例收治医院。截至2月15日,共计接诊发热病人10877人。 位于疫情重灾区的武汉普仁医院是原中国一冶职工医院,作为全市61家发热门诊之一,这个春节,已连续三年没有在家过年的疼痛科医生黄晓霞原打算带男友回河南商丘老家见父母。1月20日,接到通知后,她毫不犹豫地退掉了火车票。 华润医疗旗下武钢总医院的护士长黄萍,奉命第一批支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到岗后才发现,她要面对的不止是感染风险,还有超负荷工作量和沉重的防护装备。 “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眼镜片总是起雾,口罩压得鼻梁生疼,呼吸也越来越急促,感觉自己像在桑拿房里被一直汗蒸,总是不由自主想用手拉下口罩,大口大口地呼吸……”进驻隔离病房的第二日,黄萍在备忘录中写下了这段话。 疫情暴发后,华润医疗紧急部署,全国共5000余名医护人员奋战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其中仅在武汉的参战医护人员就超过1300人。 国药集团在湖北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大约四千人,全国范围内则超过1.3万人。时值春节,不少人结束休假立即上岗: 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护士王馨,接到通知时正在恩施。动车停了,大巴停了,她费尽周折,才找到一辆愿意回宜昌的车,并自费支付了1800元车费。 “医护人员?一路绿灯!” 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护士薛莹,接到命令时距离宜昌25.5km,路封了,怎么办?她将个人信息和身份证交给交警,没想到交警专门给她开了绿色通道。她说,“从没有这样一种经历,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 湖北航天医院普外科护士梅定得知科室人手不够时,毅然踏上了从江苏昆山转到河南再到孝感的返院之路。为了她,公安机关和铁路工作人员经过协商,临时为她在孝感站停了一分钟。 中央企业紧急复工转产重点医疗物资 解决防护用品急缺问题,最终还是要靠自己。2月5日,国资委成立医疗物资保障专项工作组,专门负责中央企业医疗物资保障工作。 2月10日,郝鹏主持召开疫情防控有关药品研制生产专题视频会,组织通用技术集团、华润集团、国药集团和新兴际华集团等4家涉医涉药企业紧急研究、专项部署,加快做好磷酸氯喹等药品生产储备工作。 2月11日,郝鹏协调广东省国资委提供生产图纸和工艺说明,明确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各确定1家牵头生产子企业,加快组织落实口罩机、压条机等紧缺设备仿制生产工作。 各央企克服春节期间人手不足、原料运输不便等困难,改造、调整生产线,加快紧缺物资的生产,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不断为前方奋战的医护人员送去更多“武器”。 国机集团所属恒天嘉华大年初二实现复工复产,以最快速度转产医用口罩,2月13日已开通11条平面口罩生产线,形成日产110万只口罩的生产能力。 新兴际华集团得知医用防护服供应紧张的情况后,迅速组织下属多家企业与地方政府对接,主动请缨承担防护服紧急生产任务。截至2月24日,新兴际华集团医用防护服突破日产10万套大关。 “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2月6日下午,中国石化在社交媒体发布一条消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据悉,2月7日中午,中国石化已与合作伙伴对接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即将进入设备安装程序。初步估算,2月29日实现新增产能至60万副每日,3月10日实现至100万副每日以上。 通用技术集团也公开向社会征集防护服面料和成衣生产企业,目前与10多家企业展开密切合作。 为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的应急审批工作,中国国新集团所属国新健康紧急抽调安排多名技术骨干,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产品全力做好技术支持。 大年初三,中国化学工程所属天辰公司组建起一支平均年龄不足35周岁的研发小分队,紧急攻关可用于空气消毒的过氧乙酸。8天内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克服物料平衡难、工艺调整复杂等困难,认真研究调整了生产方案,计划月增产次氯酸钠100吨。 中国海油迅速行动,满负荷生产防疫物资所需原料和消毒液原液。截至2月10日,中国海油已累计生产可用作消毒剂容器和医用包装生产原料的聚丙烯和聚乙烯产品32500吨和一批用作病毒消杀的次氯酸钠原液。中国化工所属沈阳橡胶院从1月31日启动“隔离服”开发。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了从取得资质到交付产品的全部流程。 医药央企加快研制生产药品器械 国药集团所属中国生物率先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分子检测试剂盒,2月16日生产能力达到20万人份,累计生产100万人份;医药类央企加快抗疫药物“磷酸氯喹”生产储备,通用技术集团2月底前可生产出制剂产品,华润集团在现有氯喹相关产品库存32.5万盒基础上还在增加储备。中国生物还提出制备恢复期血浆用于临床治疗的建议,经国家紧急立项,已在武汉进行了临床试验。 据了解,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前提下,采用特免血浆制品治疗,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截至2月20日,14个康复者血浆捐献点正式投入使用。包括央企员工在内的一些康复者,纷纷自愿捐献血浆,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2月15日,华润武钢总医院泌尿外科的副主任医师黄飞,在刚刚度过治愈后的隔离期后,赶到了设在湖北省人民医院的爱心献血屋,捐献了400毫升的血浆。 2月23日,长安汽车携手中国生物发出倡议,将为献浆者全程提供免费接送服务。 国家还成立了科技攻关组,发挥全国一盘棋的体制优势,目前正在通过多项技术路线同时着力疫苗研发。无论是“原汁原味”(灭活疫苗),还是“蜡像”(重组蛋白疫苗),还是“图纸”(mRNA疫苗),再或者用“从良”病毒(病毒载体疫苗),都在高速并跑。 科技部“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等疫苗研发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多个技术路线并行就是为了早点研制出能够抗击疫情的疫苗。” 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世堂表示,下一步国资委会进一步指导、支持、督促相关央企加大相关有效药物和疫苗的研制和生产工作,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阻击战贡献力量。 相关央企全球撒网采购医疗物资…

央企战疫纪实①丨顶梁柱,顶得住
网海拾贝
央企战疫纪实①丨顶梁柱,顶得住

刘青山 闫永 2019年底,一个黑暗的幽灵在江城武汉徘徊,又被汹涌人潮带向全国,全世界。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全国多地告急! 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打响了一场国资央企支撑保障疫情防控的总体战。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郝鹏要求,中央企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好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应有贡献。 顶梁柱,顶得住!面对危难,中央企业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急难险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中央有号令,人民有需要,国资央企挺身而出,勇挑重担。 自疫情发生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中央企业闻令而动,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充分组织动员企业广大党员干部争当先锋、勇作表率,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行动早 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主持召开国资委党委会议,对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布置。督促驻地在武汉的东风公司、中国信科、三峡集团、中国宝武集团等企业进一步做好应急准备;督促国药集团、中国医药等涉药企业做好病毒检测试剂和有关医疗物资储备工作。 1月22日,国资委党委印发紧急通知,要求中央企业第一时间迅速行动,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全力抗击、防止疫情扩散。 1月26日,国资委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从1月20日(腊月二十六)开始,三峡集团、中国中车、中国宝武、中国普天、东风公司、中国石油、航天科技、中国铁物等企业或召开会议,或下发通知,或作出批示,或组建机构,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 1月20日,保利集团党委召开紧急远程会议,成立了集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在国外出访的保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领导小组组长徐念沙第一时间对防范工作做出批示。 1月20日,中国中车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范工作的通知》,1月24日正式启动应急管理机制。 1月22日,就任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第六天的张玉卓组织召开视频会,听取驻湖北企业疫情汇报,提出防控要求。随后,中国石化成立由张玉卓任组长,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云鹏任副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统筹一切资源,尽最大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到了大年初一,几乎所有央企都组建了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疫情应对领导小组,并启动相关预案。 提前部署,及时应对,中央企业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遭遇战中尽量抢抓主动。 力度大 郝鹏明确要求,中央企业要以最严肃的政治态度、最有力的保障、最严格的纪律、最务实的作风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 各大央企在相关会议、通知中一致提出,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以更坚决态度、更严格举措、更果断行动,切实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国药集团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国家队”,在疫情防控中肩负重任。1月22日,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强调要以最有力的组织领导、最严密的工作措施,精心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 新兴际华是唯一一家将应急产业视同主业管理的央企。新兴际华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雅林提出,相关企业要坚决摒弃“不可能”“不可行”等消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拿出“往前走、向上冲”的劲头,努力承揽更多应急生产任务。 “抗击疫情如救水火,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对疫情不能放松任何警惕。”这是中化集团董事长、中国化工董事长宁高宁对员工们的严肃提醒。 “我们必须不惜代价、不讲条件,哪里有党和政府召唤就冲锋向哪里,哪里有人民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召必至、战必胜!”这是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对“战士们”的殷殷嘱托。 在实践中,各央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各自的抗疫方案。 国家电网、国投分别发布十项举措,助力抗击疫情。哈电集团提出,用“真心”“用心”“贴心”传递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心。中国能建党委印发文件,开展“六个一”行动。国家电投共采取了十二项措施防疫情、保生产。 作风实 《国资报告》记者注意到,国资央企在做好统筹部署工作的同时,相关负责人在疫情凶猛的春节期间,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实地调研生产保障、疫情防控工作。 1月29日,1月31日,2月2日,2月7日,2月11日,郝鹏分别到中国建筑、中国电科、国药集团、国家电网、国家电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粮集团、中储粮集团、国机集团、通用技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究院、中盐集团等等承担疫情防控重要保障任务的中央企业调研指导,实地督导疫情防控和保供工作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视频连线慰问防控一线干部职工,勉励党员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抗击疫情、共克时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贡献。 受国资委党委的委派,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参加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每日例会,沟通情况、反映问题、落实要求。国资委办公厅副主任范建林、国药集团副总经理曾兵赴武汉参加中央指导组工作,确保国资委、中央企业与湖北省及武汉市有效衔接。 春节期间,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进度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1月26日晚,中建集团总经理郑学选奔赴中建三局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项目考察慰问。 1月28日,中建三局雷神山医院项目指挥部火速成立临时党委,并为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授旗。郑学选在动员讲话中指出,这是个不平凡的春节,越是艰难,越能体现三局人的担当和精神。 2月1日,中建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周乃翔赶赴武汉,与郑学选一起调研火神山医院工地。周乃翔提出,要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不惜代价,以高标准、高质量圆满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建力量。 1月27日(大年初三),中国电科董事长、党组书记熊群力紧急上岗,召集党组会,部署防疫工作。此后每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中国电科总经理吴曼青1月27日开始主持密切接触者测量仪研发工作,并一直奋战在一线。 疫情如火,齐齐哈尔市的部分医用物资告急。驻地在此的中国一重多方筹措。中国一重董事长刘明忠紧急协调医用医护用品生产企业赶制千余套防护用品,连夜由长春运抵齐齐哈尔市。 党性强 1月26日,1月29日,2月3日,2月14日,国资委分别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各级党委(党组)要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党委的部署,各大央企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率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的一线高高飘扬,打响了一场依靠干部职工的人民战争。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 在央企医院,在一线工地,在保障后方,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央企的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在党旗下的庄严承诺。 国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晓仑在看望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国机精神楷模、中国中元顾问总建筑师黄锡璆博士。 他们中,有伏枥老骥: 79岁的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中国中元医疗首席总建筑师黄锡璆在请战书中写道:“本人是共产党员,与其他年青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具有非典小汤山实战经验。本人向组织表示,随时听从组织召唤,随时准备突击参加抗击工作。” 厂区要张贴标语,88岁的原际华3542厂长、退休共产党员杨雄拄着拐,带着毛笔墨盒来了。“要快点写好贴出去,一分钟不能耽误”。 大年初一,通用技术集团中纺新材料公司组织开工复产。67岁的老党员李仕傑让女儿把他从北京送到厂里检查、维护生产设备,“疫情防控有需要,咱共产党员就要发光发热!” 他们中,有砥柱中流: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黄冈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供电公司成立封闭值班队伍,至少要在单位封闭值守14天。青年职工房兆欣在请战书上按下手印后,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各央企都在一线成立了党员突击队。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华中分公司合成树脂党支部委员、党员突击队负责人邓霞到处恳求下游合作伙伴:“为了口罩,请马上开工吧!原料我们提前组织,保障你的生产!” 在湖北省,中国铁塔成立了党员先锋队突击队529支,组织近万名党员参与疫情防控、群防群治、通信保障。…